news information
2014年7月15日,《中國經濟導報》第B02版《產業(yè)·投資》報道:《“鐵規(guī)、新標”讓鋼結構建筑迎來市場契機》。
中國經濟導報記者|劉寶亮
近期,兩個文件的出臺讓綠色建筑尤其是鋼結構建筑迎來市場契機。首先是國務院印發(fā)了《2014~2015年節(jié)能減排低碳發(fā)展行動方案》,明確提出2014年~2015年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3.9%的目標和一系列重點任務、重要舉措,其中建筑業(yè)成為重點節(jié)能工作對象。其次是住建部公布了新版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,并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。相比舊版,新標準評價對象范圍得到擴展,從傳統(tǒng)大型公共建筑擴展至各類民用建筑。
對此,國內首家鋼結構上市企業(yè)、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單銀木表示,兩個文件的出臺,一定會進一步加快整個建筑行業(yè)的洗牌,促進行業(yè)技術升級,從而有效推動國家綠色建筑的普及。
相關數據顯示,在我國,建筑能耗占總能耗的27%以上,每年城鄉(xiāng)新建房屋面積近20億平方米,其中80%以上為高能耗建筑;而以鋼結構為代表的綠色節(jié)能建筑因為其生產過程中工業(yè)化程度較高,每平方米消耗資源量約為800~1000公斤,僅為傳統(tǒng)建筑能耗的1/3,而且其中50%是可再生資源。
《2014~2015年節(jié)能減排低碳發(fā)展行動方案》中明確提出“到2015年,城鎮(zhèn)新建建筑綠色建筑標準執(zhí)行率達到20%,新增綠色建筑3億平方米”的發(fā)展目標。
近年來,以鋼結構建筑為代表的綠色建筑在體育場館、航站樓、城市寫字樓、商務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上得到了廣泛應用。但是,民用住宅中鋼結構住宅比例不到1%,鋼結構還未得到全面推廣。
房地產行業(yè)資深分析師馮國亮表示,目前的綠色建筑大都為高端項目,采用國外的新技術體系,價格偏高,造成了綠色建筑貴族化傾向與意識,這與推廣綠色建筑的初衷不符。
杭蕭鋼構總工程師方鴻強表示,通過集約化開發(fā)、標準化設計、工廠化制造、產業(yè)化服務和資源化再利用,大大降低了鋼結構建筑建設過程中的周期和成本,而這也恰恰符合了“新標準”對綠色建筑的核心要求。
《中國經濟導報》是國家發(fā)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的國內外公開發(fā)行的綜合性經濟類報紙。
Copyright ?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: 版權所有: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號:浙ICP備14001958號 浙公網安備33010202000893號
聯系電話:400-9933-077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(qū)蕭清大道2826號
郵編:311232
網址:https://www.vandream.com/
郵箱:vandream@vandream.com
聯系電話:400-1571-080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(qū)新街鎮(zhèn)盛東村328號
郵編:311232
郵箱:handebang@hxss.com.cn
聯系電話:0571-82645988-7125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(qū)蕭清大道2826號
郵編:311232
聯系電話:0571-56666869-8067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中河中路258號瑞豐國際商務大廈21樓
郵編:310003
郵箱:hldesign@hxss.com.cn
聯系電話:19012899551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(qū)蕭清大道2826號
郵編:311232
郵箱:hetepe@hxss.com.cn
座機:0571-56920226
手機:18969075659(電話微信同號)
電子郵箱:hxjc@hxss.com.cn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中河中路258號瑞豐大廈
郵編:310003